如何分辨指数型基金?
区分指数基金很简单,只要看它的名称就可以了。 所有的指数基金都有两个名字,分别是:XX指数基金和XX指数增强基金;其中前者代表的是它所跟踪的指数,而后者则是在跟踪该指数的基础上加入了基金经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打着“xx指数增强”旗号的“伪”指数基金产品,这些产品的本质是股票基金或者债券基金,因此大家在挑选时需注意甄别。
1、以公募基金为例,根据基金合同中约定,基金的名称中含有“指数”字样的,如易方达沪深300ETF,就属于指数基金。 2、有些基金可能没有体现“指数”字样,但属于指数基金。 因为根据监管的要求,如果基金以指数为主投资对象,哪怕只持有一篮子标的,那也必须命名为“×指数”,否则就是主动管理的股票投资基金,如富国天惠。 但如果是纯被动管理型的基金产品,不依赖于任何分析师或基金经理的主动决策,完全按照指数的成分及权重进行选股操作,这种类型的就是真正的指数基金了。 例如广发纳斯达克100ETF(QDII),它是完全复制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表现,每一季度会调整一次成分股,保证其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一致性。
第一,看基金名称。一般来说,指数型基金会在基金名称中注明“指数”两个字。比如,银华沪深300指数基金、万家上证180指数基金等。
第二,看投资范围。在证监会有关基金招募说明书的编写指引中,规定“股票基金的招募说明书中应当披露其股票资产的配置策略,包括投资基准的选择及原因、投资基准权重的配置范围、股票资产与非股票资产配置比例的决策原则和程序、股票投资部分是否采用指数化投资方法等”,因此,在基金招募说明“投资范围”部分中可看到基金的投资基准,也就是复制什么指数。
第三,看投资策略。在基金招募说明书中“投资策略”部分,如果是指数型基金,将进行“指数化投资”等内容的描述,有些基金会细化描述拟采用的指数复制方法。与普通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相比较,一般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投资策略”中将描述其行业配置思路及个股选择标准,而指数型基金则无相关内容。
第四,看持仓情况。在每季度和每年发布的基金定期报告中,通过所披露的基金十大重仓股信息,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由于所跟踪的指数样本股调整或其他特殊情况,指数基金投资股票的品种与所跟踪指数的成分股基本相同,且比例也基本相等。如果股票代码及数量与指数样本股不一致,一般也是该指数样本股成分,基金持股占该股票流通股本比例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