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姐为什么这么多?
因为北京是政治中心,又正好处于北方和西北的中转站,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攻匈奴,汉伐匈奴,唐征突厥,明击鞑靼,清灭准噶尔,每次对外征战都要从北京出发。为了巩固边防,朝廷鼓励百姓移民边疆以充实边防力量(比如山西在明朝就是出了名的穷,老百姓吃不饱饭),同时颁布迁民令,将京郊无粮区的人迁徙到边地屯田开垦。
这样的政策必然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有大量的北京人迁往关外(内蒙东部和东北地区)。 清雍正年间,朝廷又开始了一项新举措,从京师到木兰围场修了一条御道(相当于现在的312国道)。
由于清朝实行旗民分治制度,八旗户籍的人属于国家直辖,不能随便迁移,但汉民是可以的。所以在雍正年间开始有大量人口从京师的四个城(内城四门)出来,沿着御道向东北迁徙(后来形成了“满汉分居”的格局)。
到了乾隆年间,朝廷鼓励商人移民关外的政策又有放宽,许多江南富商(尤其是盐商)大举迁入辽东(今辽宁),他们大多是从京师坐船沿运河至天津,再乘着大车向西进入内蒙古,最后抵达目的地。这些移民不但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对开发蒙古及东北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原本荒芜的草原有了繁华的城镇,也丰富了当地居民的饮食,如烤羊排、手把肉等蒙古族特色菜肴逐渐被汉族食客所接受并传播开来。
虽然清廷的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却产生了副作用。首先是军备削弱了,其次是对本地原有居民(主要是草原和东北的少数民族)生存空间的挤压,这种挤压最终表现为辛亥革命时外蒙独立和满洲人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