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的风险如何衡量?
风险一词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使用,不同场合所指的实际内容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使用者对风险所认为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投资者对风险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是随着投资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经历了由收益——风险二因素模式到收益——风险——时间三因素模式的演变。最初,人们对于证券投资风险的理解与重视程度不够,习惯用收益率来作为评价投资结果的标准。目前人们认识到应该以收益——风险——时间三者的比较作为投资结果的评价标准。
由于人们在评价投资收益时所强调的重点不同,衡量风险的具体指标也不相同,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期望报酬率
2、标准差
3、变异系数
在以上指标中,期望报酬率实际上是各种可能出现结果的概率及其对应的报酬率加权平均后的结果,本身反映的是一种期望水平,并不反映实际结果。标准差反映结果相对期望值的离散程度(波动性)。标准差越小,表示实际结果对投资者越有把握,风险就越小;标准差越大,表示实际结果对投资者把握越小,风险就越大。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期望值的比值,反映的是单位期望报酬率(或每个单位可能结果的平均值)所承担的风险。当需要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风险与报酬关系时,可以采用变异系数指标来表示,变异系数越小的投资方案总体上风险就比较小,反之就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