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如何挑选基金?

石贤英石贤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定投实践者,可以分享的经验是: 先选类别,再挑具体基金; 宽基指数优先于窄基指数,主动管理型基金优于被动管理型基金; 行业主题类基金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对能力圈要求高,非专业投资者不要轻易尝试; 不要过于纠结短期涨跌,坚持长期投资才是王道。 如果让我单从理论和机制上分析,我会说: 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指数基金能够较好地实现“定投”这个策略。这是因为: 首先,中国的公募基金市场以主动型基金为主,2017年占比达到89%(见图1)。这意味着大多数的基金经理都在努力超越基准指数,争取更高的收益。而一旦超过基准线,管理费就会水涨船高。所以从激励约束的角度看,主动型基金追求超越基准的表现会推动其长期跑赢被动型基金。这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

其次,国内目前只有沪深300、中证500等几只宽基指数,成分股数量较少,有利于机构资金集中火力,发挥规模效应。同时,因为指数编制方案需要定期调整并纳入新股,指数的更新具有动态性,每次调仓都能给积极参与者的账户带来浮盈。这一点与美股类似,但A股的调仓频率更高。这也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 最后,中国的股票市场以流通市值加权而非成本加权。这意味着股价的变动更多地由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所驱动,而不是像美股那样更多受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这对于指数基金实施“定投”策略无疑是最有力的支持。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人”的因素。由于主动型基金的平均年化回报率要高于被动型基金,且波动率也要更大,这就会导致一开始买入时机的选择对于最终的结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是通过一次性大额投入的方式建立初始仓位,那么择时显然至关重要。而对于定期定额投资的“定投”来说,选择主动还是被动并不重要,关键还是要选择好的基金品种。

宣荣兴宣荣兴优质答主

定投最好选择波动性大,指数性强的指数基金或者是股票型基金,因为定投主要是通过长期积累份额,把成本平均分担,收益分享的机制,在市场的底部拿到了便宜的筹码,而在上涨的途中只要净值涨回来了,那么在市场上涨过程中所达到的收益也就达到了。

如果是选择波动性小,指数性弱的债券基金,混合型基金做定投,那么往往收益的速率和空间会受到限制,这是从收益上讲。

从风险的角度讲,选择波动性大,指数性强的指数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做定投相比选择波动性小,指数性弱的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做定投风险会小一点,这看似矛盾,实际上是非常一致的,在长期定投过程中,只有选择了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才能够更充分的享受股市上涨的带来的好处,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定投摊低成本的优势,风险也就自然而然的变小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