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什么时候迁到河南?

杜晓盈杜晓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猜是因为洛阳与京师相隔不远,并且洛阳有王气(老子和李耳是洛阳人),而西安距京师太远且文化重镇长安在唐之后没落了不少,所以想要复兴洛阳为东都。 宋朝时东京开封府人口和繁华程度不亚于唐朝的长安或洛阳,但北宋的首都开封离金兵老巢只有三天的路程,而且周围没有险要可守,所以在靖康之变后首都一度迁往南京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后来南宋为了对付金国又从应天府搬到了临安府,也就是杭州。不过宋徽宗赵佶时期曾把都城暂时迁回开封,因为他要在开封西北郊建设皇城,作为皇帝的个人住所。

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时,首都设在斡难河(今蒙古国境内)。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又建上都以承应草原祭祀。明朝初年,京师乃南京,明成祖朱棣夺位后迁都至北平,并在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并在此修筑紫禁城,此时洛阳已被弃置了三百多年。

清朝定鼎中原后,洛阳重获生机,被作为陪都来修建城池、充实驻军,并且清圣祖康熙帝还在洛阳城南定了座行宫。然而这时的洛阳已经没落,无论经济还是人文都比不上苏州、杭州等江南地区。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北伐军曾经打到洛阳附近,由于清军镇压得力加上农民军主力被围困在武昌,所以洛阳才没有沦陷。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因为日军想尽快占领河南,从而威胁武汉乃至西南大后方,于是对豫西重镇灵宝、陕州等地发动攻击;与此同时他们又派飞机不断轰炸洛阳,使得这座城市遭到较大破坏,而日军随后也占领了洛阳东北的平汉铁路枢纽偃师,进而继续南侵。鉴于此形势,国民政府先后将潼关、洛阳两座空城弃守,并将黄河铁桥炸毁,使日军进军受到阻碍。

萧焕琪萧焕琪优质答主

元朝定鼎燕京为国都,史称大都。此后,北京成为中国北方政治中心长达450多年。明成祖朱棣时期,大都改称北京,继续作为大明王朝的京师和都城。到了清朝时期,北京被称为京师,并且继续作为都城使用。直到1912年,袁世凯把首都迁往南京;1916年,袁世凯死后,首都再次迁回到北京。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新政府,北京再次成为北洋军阀政府(张作霖)所在地。1928年6月,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率军北伐攻克北京,从此结束北京作为首都的648年历史。民国时期,北京曾经改称北平,作为北平特别市和河北省会,此后,北平曾一度被日本占领,“伪政府”仍称北平,直到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接受北平日军的投降后,再度恢复北平称号。

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1950年初,国共双方在大陆地区仍有大规模的军事作战,一些中央机关长期处于动荡之中,无法在北京市内开展工作。因此,中共中央、政务院等机构暂时仍驻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和阜平县的城南庄。因此,北京虽然是开国大典所在城市,实际上并非是当时的新中国中央政府的临时驻地。

1950年1月,中央机关迁回北京。2月,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北京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外国记者介绍中央机关进京的情况。此时,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一说法正式公开报道,则是在1950年4月。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明确规定了“首都”这一说法,其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