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如何避免风险?

查富徽查富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司经营,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作为法定代表人,虽然不必像股东那样承担出资不足或抽逃出资的风险,但也需要为此担惊受怕——公司经营出现了债务危机,债权人总是第一个找法定代表人的麻烦; 甚至,当公司涉嫌刑事犯罪时,法定代表人也会因此受到牵连……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定代表人,应该提前注意些什么才能防患于未然呢?

1、谨慎选择合作者 对于公司的设立与存续而言,最重要的是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否恰当。对于法定代表人个人来说也是一样,如果选择合伙人不当,可能给自身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 案例: 王某与张某是朋友关系,2018年7月,张某因承包工程需要资金,向王某借得现金5万元并出具了借条。此后,经多次催要无果,王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归还借款5万元及逾期利息。

诉讼中,法院查明,被告张某系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共有两名股东,分别为贾某和袁某。根据工商登记材料显示,袁某的认缴出资额为396.5万元,贾某的认缴出资额为603.5万元,两股东均承诺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同时,根据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如有拖欠注册资本,应当按每日千分之五的利率支付违约金。故在庭审过程中,原告王某要求被告张某及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一并偿还借款本息,并要求贾某、袁某就欠款部分各自承担四分之一(即25%)的连带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所涉借条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被告袁某在借条上的签名及借款担保行为,属于代表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职务行为,其产生的相应权利和义务应由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享有和负担。

综上,法院最终判决由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归还原告王某借款本金5万元及其逾期还款利息,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本案中,如果王某在出借资金前,对借款者的身份和信用情况予以必要的审查,对借款人是否有足够清偿能力作出合理判断后再决定是否出借款项,或许就可以避免遭受损失。

2、做好风险防控 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很多风险都是可防可控的。对于法定代表人来说,在日常经营中要做好风险评估,把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规避掉,将企业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家博博家博博优质答主

企业法人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代表着公司的行为,如果公司违规违法的行为是经过企业法人决定、授意、指使实施的,那么企业法人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作为企业法人,必然要参与企业管理,进行各类决策。那么如何处理才不踩红线,避免构成犯罪了呢?

我们以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为例。注意构成犯罪必须满足下面四个方面的条件。

一、有义务披露,而且必须达到准确、真实和及时,才能避免构成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隐瞒重要信息是违反了披露义务,提供虚假信息是信息不准确,而披露信息不及时一般难以认定为犯罪。

二、必须有主观故意。如果是过失提供的信息披露文件有重大差错,不构成本罪,企业法人提供虚假信息有重大遗漏或披露不及时必须是故意才能构成本罪。

三、在客观上同时要达到两个要求。

第一、必须是严重损害了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比如因虚假财务报告,导致股东或其他人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第二、如果有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的行为,则相关信息还必须被金融机构、社会公众所利用,如果提供的虚假信息没有被金融机构、社会公众所利用,也不可能构成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

四、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包括给股东和其他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公司股票和债权交易价格、严重影响金融机构决策等后果,在没有构成严重后果时不会构成犯罪。

综合来看,作为企业法人,只要是遵守信息披露相关规定,没有造假,就能避免犯罪,因为从过失到构成犯罪有很长的距离和很高门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