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企业审计重点?
在制定审计方案时,首先要考虑审计的风险,根据风险的大小决定审计的重点;其次再考虑审计的时间和其他限制因素,如审计经费、审计人员等。
由于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监督行为,因此其风险要远远小于社会审计和司法审计。不过,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不了解或掌握的不够充分,也同样存在被误导和被骗的风险,只不过这种风险比外部审计要小一些。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风险所在并据此确定审计的重点: 了解企业全面情况之后,接下来需要弄清楚企业的各项业务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法规制度、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行为。
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则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涉及违法犯罪的直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还是通过适当方式进行纠正,这是审计需要明确的方向。
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包括:
除了关注上述问题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损失及浪费外,还需要留意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和企业的一般违规问题,因为这些可能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流程的正常运行。
确定企业审计重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企业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不同的内部控制和业务流程。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需要关注更复杂的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合规性和内部控制等方面。而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更需要关注收入确认、费用核算和资产管理等方面。
2. 行业特性: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审计重点有不同的需求。例如,金融企业需要重点关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而制造企业需要关注生产效率和物料管理。
3. 审计目的:审计目的的不同会影响审计重点的确定。例如,上市公司审计需要关注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民营企业审计可能更加注重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
4. 以往审计发现:根据以往审计发现,可以重点关注容易出问题的情况或部门。例如,如果以往审计发现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那么在这一轮审计中就可以重点关注市场营销和促销活动。
5. 法律法规要求:根据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确定需要关注的监管要求和合规性事项。例如,纳税、劳动法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6. 企业战略和目标: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实施情况也会影响到审计重点。例如,企业如果计划扩大市场份额,那么审计就需要关注销售和销售渠道的管理。
综合以上因素,企业审计重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检查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会计原则和法规要求,以及是否存在虚假记载和差错。
2. 内部控制: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关键业务流程正常运行。
3. 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检查企业是否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采取足够的措施来识别和管理风险。
4. 利润和成本核算:核实收入的确认和成本的分摊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隐性和不必要成本。
5. 资产和资金管理:检查企业资产的使用和资金的管理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资产流失和资金挪用等问题。
6. 人力资源管理:关注员工的招聘、薪酬、福利和培训等方面,确保企业的员工管理合规。
7. 市场营销和销售渠道管理:评估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渠道管理,以及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