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贷款有哪些风险?

寇长青寇长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户自身素质的限制是制约农户贷款的风险因素。当前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不高,农民思想观念、文化、科技、法律、市场意识相对落后,普遍存在着保守、封闭、依赖、侥幸、小富即安等思想意识,安于现状、缺乏技术和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差,而且农民的道德素质也相对偏低,部分农民缺乏起码的金融道德和金融意识,还款欠积极,对银行的债务约束及法律约束缺乏应有的认识,给金融部门管理好农户贷款带来了风险。同时,农户可抵押财产有限,担保能力不强,可提供的有效抵押和担保大多是同村农民,他们本身经济实力就不强,存在承担连带责任风险的能力差,一旦借款人无法按时还贷,担保人也难以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等问题,这些都给农户贷款积累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高投入、低效益和自然灾害频发也是影响农户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受自然影响很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风险大,投入不断增加而产出与效益增长相对较缓,加之近年来农业病虫害的突发性和严重性不断加剧,洪涝、干旱、冰冻等异常天气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农村各种事故和各类社会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生产风险很大,生产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导致部分农民的还贷能力受到影响,给农户贷款带来一定的风险。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联合体和农村经纪人缺乏和分散,加之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技术力量不强,以及市场信息来源少、流通渠道不畅和销路难寻,形成产、供、销等风险,严重制约了农户生产经营的发展,这些不确定的因素给农户贷款带来很大的风险。

信用社现行的考核办法是到期贷款必须收回,不良贷款在当年必须要有大幅度下降,给信贷员的还贷任务加压过重,为了完成任务,信贷员在发放农户贷款时,优先考虑农户家庭经济实力和还款能力,不得不选择一些家庭富有、人缘关系较好,但从事农业生产较少的家庭发放贷款,一些急需资金经营农业的农户却得不到贷款,造成发放的农户贷款在一定程度上与农业剥离,“农贷非农用”现象越来越趋于普遍,农户贷款的用途趋于多元化,农户贷款出现了用于“农活”少,用于“小家”多,用于“主业”少,用于“副业”多的现象,加之部分农户在取得贷款后,或大兴土木建房,或大摆宴席,或用于人情消费,或用于子女上学费用等,贷款真正用于农业生产者很少,因此而产生的不良贷款和坏账也不断攀升,使农户不良贷款出现的隐患增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