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远期不良资产?
远期不良资产是指表面上表现为合规、盈利、无风险和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资产,实际上蕴藏着重大缺陷、隐患和“硬伤”,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2-3年)必然转化为不良资产或损失。它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着重眼前、轻长远的短期行为或者制度上的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常见的远期不良资产有:
1、 超出企业实际承受能力的在建工程和大型投资项目。如某省医药局在制药市场严重疲软,企业销售和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启动年投资4千万元的中草药种植计划和年投资2千万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改造工程。由于资金不足,医药企业的生产、销售、回款、再生产之间的“链条”被拉断,生产陷入困境。到1998年初,全局140个医药生产企业中竟有123个停产半停产,造成流动资金沉淀2.1亿元,银行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2、 处在衰退行业和夕阳产业中的单机、单产和单品种产品,如部分纺织企业、造纸企业的落后生产能力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技术水平低;某些老军工企业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市场应变能力,产品销路不畅。
3、 技术水平低劣,无技术储备,难以通过技术创新形成新的产品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
4、 过度负债搞“大而全”、“小而全”,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很差。
5、 人员结构老化,人才匮乏,管理混乱无序,缺乏基本的科学管理方法。
以上种种都为企业持续、稳步协调发展埋下了隐患,造成企业“家大业大包袱更大”,使企业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