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分级基金好吗?
1、什么是指数分级基金 指数型基金(Indices Fund)是以证监会对基金进行分类,将基金按其投资的基准指数划分而形成的分类方式。根据此标准,所有基金可被分为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两种类型;而以具体投资策略来分,又可分为指数跟踪基金与指数创新基金。
目前市场上的指数基金基本可以分为宽基和窄基两大类。所谓“宽基”就是所跟踪的基准指数是一个范围较宽的指数,如沪深300指数; “窄基”则是指所跟踪的基准指数是一个行业或者主题的指数,如中证环保指数。 指数基金的分类就像下面这样: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出,如果从风险和收益两个角度来看待基金,那么几乎所有的基金都可以从这个表格中找到归属。这就是组合优化的思想在里面,通过把风险分散到各个资产类别和单只基金上去,来实现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为什么选择指数分级基金 我们首先看看主动管理。主动管理是相对于被动管理而言的。在投资基金时,我们到底应该选择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还是选择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经理呢?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采用数据最充分的沪深300指数作为样本来进行模拟测试。当然实际测试的结果可能会因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以及投资风格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我们测试的目的在于展示基于不同假设所得到的测试结果。 我们的测试假设如下: 假设1:市场一直有效,投资者不能获取超额收益。 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否进行主动或被动管理,市场的回报都是一样的。那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什么要花费精力去挑选主动基金经理呢?他们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很明显,只有当主动基金经理能够超越基准指数的时候,我们选择他才是有意义的。否则,我们就应当选择构建和基准相同标的指数的被动经理。
假设2:主动管理存在时滞。也就是说,今天优秀的基金经理不代表明天依然优秀。这一点与测试的周期长度有关。
假设3:每个时期只有一只基金表现较好并超过基准。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找到一批基金都跑赢基准。 在上述三个假设下,无论我们如何选择基金经理,最终结果都是市场基准走平,没有任何额外收益。换句话说,无论主动管理还是被动管理,我们都无法战胜市场。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基金的挑选和优化?并非如此。因为如果我们选取不同的基准,比如小盘股,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截然不同了。这时,对小盘股的青睐就会给我们带来额外的收益。所以,在选择基金时,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偏好,然后为之付出努力并享受成果。否则的话,我们很可能本末倒置,为追逐基金业绩而牺牲其他更为重要的目标。 除了比较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之外,投资者还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基金。比如,对于希望能获取较高收益但又不想承受过高风险的投资者来说,稳健型的指数基金也许更适合他们的需求。
指数基金的另一大特色在于费率和成本,一般来说,费用和手续费较低,适合长期持有。 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的指数基金主要有两种形式:ETF和LOF。 ETF(Exchange Traded Funds)即交易所交易基金,是一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产品。它与普通的开放式基金主要在运营方式上的区别在于,它在二级市场上像股票一样可以即时交易,每天按照收盘价进行净值计算。它具有二级市场价格和流动性优势,而且交易费用也比较低廉。同时,ETF属于指数型基金,费率相对较低。 另外一类是LOF(Listed Open-end Funds)即上市型开放式基金。这类基金在发行阶段可以按照基金面值加佣金认购,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像买卖股票一样买卖,但费用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