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的药那么贵?

芦栀娜芦栀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也有同感,以前在老家买药,一次都是十几块钱,很少超过100元;来北京之后,同样的药,价格竟然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元,比如,之前吃的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西药,在北京买就要400多元,还是在普通药店买的(因为来了北京之后一直呆在家,所以买不到也是在正常范围之类)。 后来,有一次无意间在网上搜到了这个药品,竟然发现上海某药房售价仅为36.5元/盒! 于是,就买了两盒,算下来才73元/盒,真是便宜! 当然,有人可能会质疑我买的药是不是假药或劣药,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不是!因为是在上海某正规大药房购买的,而且当时还保留了小票。

另外,再说说关于药品价格的那些事。 在北京某些医院的药店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类似的广告—— 什么是“特需门诊”?原来,为了推行医药分开,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了“诊疗科目由登记机关核定”,并详细列出了85项诊疗项目,其中就包括: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 这也就意味着,那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或机构,可以通过购买这些诊疗服务项目,再通过开药方式变相卖药。 据我了解,很多医院都有这种“特需门诊”,而此类医疗服务项目的费用普遍较高,如一位网友分享的经历—— 在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就诊时,被告知需要到特需门诊就诊,本以为只是挂号费较贵,没想到所有的药物加起来的费用居然比门诊便宜不到10元钱! 为什么同样是大医院,同样的药品,有的医生能开出天价,而有的医生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医疗体系吗?

鄢洪涛鄢洪涛优质答主

国家对于中药饮片有政策定价,每个中药饮片品种只有一个最高限价,各地执行时可以有适当浮动,这是导致地方中药饮片价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中药饮片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的地区价格差异,一些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产地与北京距离远,必须经过几手倒卖才能到医院医生手中,运输、储存、管理成本较高,也带动了这些品种在零售终端价格的升高。

对于一些少见品种,甚至不得不通过外省市“进京”,成本就更难控制。同时,由于缺少相应流通管理机制,中药材进医院中转环节太多,加价率过高,也影响了中药饮片售价。

尽管价格贵,但北京医院并未放弃使用中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王医生说,他们科15位大夫,月门诊量在2.5万人次,中药年使用总量在800万至900万元,中医科月门诊量3200人次,中药年使用总量在400万元,“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下,中药治疗是相对便宜的。”

北京中医药学会针灸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凯说,中药从产地到医院,经过药商、进药商、批发商再到医院层层加价后,必然导致中药进院价格抬高,如能实施直供模式,直接从药材产地进药,可以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同时杨凯说,目前中药产地直接供应的药材尚未有强制检测标准,缺乏质量保证;实行直供后医院也面临采购人力成本增加等问题,“建议国家制定政策时从降低流通成本等细节入手,保障中药便宜优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