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下企业是指什么?
我国目前对企业实行的是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经营规模、承担社会责任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将企业划分成不同类别,实施不同的监管策略。对污染严重或存在较大风险的行业和地区优先加强监督与管理,提高风险预警能力,确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所谓“规模的以下”,其实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的是相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而言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国统字[2011]75号),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共有3个门类174个行业大类896个中类2340个小类计算,小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为98.0%,中型企业占1.9%,大型企业不到1%。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属于规模以下的。而“规模以下企业”,也就是指这些中小企业。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说的“规模以下”是就企业性质来说的,不包括个体经营户这种属于小规模经营的个体工商户。
当然,对于任何一类企业来说,无论大小,都是要依法依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检查。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其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面临强制性执法调查或监督检查时,容易因应对不力造成企业遭受较重的损失甚至倒闭。对于这类企业,相关部门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应更多地采取指导和服务的方式,减少干预,促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