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多少盐湖企业?
我认识的人里,有在盐湖集团上班的(包括国企和私企),也有在盐湖资源有关的企业工作的(如施工单位、设计院等),大概十多人吧。 这些人在工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内幕,不过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量有限,拼在一起差不多能拼出整个故事的全貌了。
首先,钾肥厂确实是苏联时期留下来的项目,当时中苏关系很好,为了表示友好的同时从国外买到便宜的钾肥,这个厂的原料盐湖(含钾矿物)由苏联提供,技术由苏联派专家指导安装调试后交给中国工人操作。刚开始的几年确实也达到了“合作”的目的,中国从苏联那里买到了便宜钾肥,苏联获得了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估计占50%以上),随后又建立了独联体国家向中国供应钾肥的通道(从哈萨克斯坦运到中国)。一切似乎都很美好。
但是好景不长,大约从95年开始,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亚独立潮流兴起,土库曼斯坦率先宣布不再承认苏联,随之白俄罗斯,乌克兰纷纷效仿。与独联体国家贸易中最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被掐断,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就是哈萨克斯坦的反倾销诉讼(1997年在WTO立案)。
此时正是国内国企改革如火如荼之际,作为老牌国有企业的盐湖集团自然也是被改的主体之一。面对外来的威胁和内部的压力,一向作为国营大厂的盐湖集团开始寻求转变,于是开始走资源开发的路子,准备用利润来解决面临的困境。而恰在此时,一个来自民间投资的新公司出现了,该公司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卤水提钾项目的开发权,引起了盐湖集团的兴趣。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新公司获得了在特定区域开采的权利并投资建厂,而盐湖集团则获得了急需的资金,并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开始了资源的整合。
可以这样认为,没有外部环境的压力和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盐湖集团,也没有柴达木盆地快速发展的资源开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