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设计原理?
在基础资产确定之后,发起人应根据其自身需求、所持基础资产的特征及投资者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进行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发起人的需求是整个产品设计的最根本出发点,基础资产特征将决定可实行的范围和方式,而投资者需求则影响着产品吸引力和市场认可度,三者需要平衡进行考虑。在设计中,主要的方面包括产品模式选择、交易结构设计及增信措施选择等。
在产品模式方面,资产证券化根据基础资产是否产生现金流,可以分为债权类、收益权类及资产支持票据;根据是否出表,分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财产权信托;根据是否跨境,又可分为境内资产证券化及离岸债券。
在交易结构方面,不同类型的证券化产品交易结构有所差异,但都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现金流为偿付支持,主要区别在于设立的SPV(特殊目的载体)不同,境内资产证券化产品对应的是专项计划管理人或财产权信托受托人,离岸债券对应的是特殊目的公司(SPV),但总体运作模式基本相同。在增信措施选择方面,证券化产品通常采用内外部增信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内部增信主要是指在交易结构上设计循环购买、超额抵押及资金归集账户等安排,外部增信主要是第三方为证券化产品提供差额支付承诺、担保或优先次级分层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