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滞胀原因?
1973年至1975年,英美等西方国家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滞涨(高通胀、低增长)。 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呢? 主要原因还是二战之后西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战后福利制度的建立所导致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凯恩斯主义”风靡世界,凯恩斯本身也被视为经济学的救星。在凯恩斯的影响下,西方各国普遍扩大了政府在经济中的参与范围,大量印发钞票。
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的,所以只要政府增加支出,经济就会自动达到均衡状态,于是产生了所谓“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政策。 在凯恩斯看来,货币是中性的,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他所谓的“总需求管理”实际上就是指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并不会引起价格上升。 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市场的作用被削弱,政府开始更多地扮演起“有形的手”的角色。
凯恩斯自己可能也没有想到他的理论会被滥用。在60年代中期,欧美出现了“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的现象。为了填补财政缺口和弥补国际收支差额,两国纷纷采取增发钞票的方式扩张信用,即通过提高货币供给量来增加总需求。这种依靠增发钞票、扩大信贷的方法显然与凯恩斯的原意相背。
更严重的是,这种扩张效应是呈指数增长的,其边际报酬是递减的。换言之,越往后,增加的货币供给对经济的拉动效果就越弱,而由此引发的种种后遗症也越来越突出。 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发达国家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速度迅速超过了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了遏制通胀,两大集团分别实施了高利率和高关税的政策,但这样做同时也会导致经济的衰退。这就是所谓的“滞涨”。 “滞涨”现象无疑是凯恩斯主义造成的恶果。为了遏制恶性通胀,凯恩斯的又一法宝——“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变成了治标不治本的“毒药”。
凯恩斯本身也在这一泥潭中挣扎。他提出,面对“滞涨”,政府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无所作为。但他提出的应对之策实际上又是政府更大的干预。凯恩斯的建议不是受到冷遇,就是自相矛盾。到最后,凯恩斯自己也觉得无计可施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对经济学已经一败涂地……我的理论中有一半已经破产……” 事实上,凯恩斯之所以会陷入两难境地,正因为他没有认识到宏观调控的复杂性以及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能力。凯恩斯过于夸大了政府的作用,低估了市场的能力。
正是由于凯恩斯之后的许多“凯恩斯主义者”没有认清凯恩斯本意,才导致了凯恩斯自己所说的“悲剧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