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多少年退出?
这个问题有点宽泛,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解答一下。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退出”并不必然意味着资金的全数收回,按照是否有收益或收益是否高于预期来进行划分,退出的方式大概有两种: 正常退出和减资退出(此处忽略破产清算,虽然这本质上也属于正常退出的范畴)。 正常退出又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IPO上市——这一般是创投机构最为理想的状态,项目成功IPO后,创投机构所持股份通过证券市场予以全部或部分退出;
2.并购重组——项目被其他公司并购或是与其合并进而实现整体上市,这是创投机构较为青睐的退出路径之一(因为不需要等待IPO进程的时间成本或是不确定因素);
3.转让——即创投机构将持有的股权进行对外转让,寻找合适的接盘方,有溢价成交的转让和折价处理的减资两种形式。 减资退出通常是由于企业运营不善、估值下滑等原因导致的。尽管这种退出模式有可能使得VC损失一部分未盈利的资金,但避免了投资期限过长导致的风险。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减资也能转化为一种主动的退出策略——当企业发展到达一定的阶段后,出于对企业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VC提前减资退出,让渡出部分股份给敢于冒险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也是极有可能的。
以上四种退出方式的实现取决于多重外部条件,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乐观,对于比较谨慎的VC来说,一般会选择多种方式组合来确保退出的成功率。然而无论是哪种退出方式,最终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自身发展状况。
如果项目发展良好,各项指标达到预期,则上述退出方式自然水到渠成;可倘若途中遇阻,则可能面临投资损失。这也是创投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