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发展怎么样?
首先说一下个人看法,我认为的投资发展的核心在于“对人”,这是和一般行业最大的区别之处——其他很多行业做的都是产品、服务或者技术,而投资发展做的是“人”。 “人”包括两个层次的意思:
一是指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包含客户)构成是怎样的,这决定了这个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二是指这个行业的领导者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会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各种模式层出不穷,如网贷、众筹、P2P等。从对“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行业,我们可以把它的参与者分为两类,一类是互联网科技型企业,如阿里巴巴推出的淘宝贷款、天猫小额贷款等等,另一类则是传统金融行业的企业,比如银行及传统的消费金融公司,他们也开始涉足网上借贷平台。再从领导者的角度看,不管是马云还是马化腾,他们的出发点是解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所带来的融资难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开发新业务还是投资并购,大方向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
当然,这里提到的仅仅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很表面要素,深入下去能够决定一个行业发展轨迹的因素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 再来说说投资发展是什么。我个人认为的投资发展应该是以宏观视角把握行业整体面貌,同时具有敏锐嗅觉,能够在微观层面看到细微的机遇并抓住它们。
最后简单说说如何做到这样。我想最重要的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人脉,因为知识能够让你更全面更深层次地去认识你所考察的行业,人脉则能让你更早一步发现那些潜在的机遇。其次还要有很好的耐心和毅力,投资发展就像滚雪球,需要不断积累,非一日之功。
投资这个大饼扣在中国人民头上扣了好几千年了,最早有市就有投机商,大饼里的内容几经变化,现在终于有了证券这个形式。不过和国外的“投资”文化相比,咱们的“投资”还是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投机和投资的界限也还是不太好划分。所以,能不能把投资算上半个朝阳产业就很难说了。当然,只要存在风险,就应该有专门的人去规避它。投资这个风险确实催生出一批相关的朝阳产业,比如证券服务、保险、银行等。
至于说做投资这个工作,说实话,你在国内能学到的东西不多。虽然这两年国内的“高薪”吸引了大批海外学子回国,但是要说把工作经验都带回了国恐怕还有点勉强。投资这个专业还是在国外更有发展前景。现在做投资的人也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做咨询的,给投资者提供各类建议的;另一种自己就下场做投资的,这类多在风险投资公司、基金、投行里工作。
做投资这行,国外的基本是纯科班出身,一般都得有金融、经济的硕士、MBA学位,因为这类学位在课程上会更专注(MBA里还有专门的Investment的focus)。当然像国内一些大企业里的投资部,在校园招聘时会以管理培训生的名义把一些非科班生吸纳进来。做投资是“金领”行业,而且和“白领”行业最相像,基本工作性质也是办公桌上的8小时工作制。
投资不是做研发,不是什么独裁行当。要想在投资圈里混,人际能力是第一生产力。而且你要知道,那些你每天对着谈项目的“客户”说不定正是跟在你身后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呢,所以你必须能很好地驾驭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虽然平时都是跟人打交道,但投资这行其实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人情活”。作为“投资客”,第一要有很专业的投资眼光,这样才能吸引客户;第二要有很强的“算数”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投资项目有前景,哪些项目风险很高,这就要求学金融、经济出身的你不但专业知识要过硬,在数学方面也要有超强的分析、运算能力;第三要不怕辛苦,做投资“加班”、“加点”、“加星期”都是常有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