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精选基金怎么样?
先放两张图,这张是2015年2季度重仓股。这张是2017年中报重仓股。 如果说2015年的牛市基民还能理解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的需要(虽然调得太慢)的话,那么2016年和2017年的熊市就有点让人看不懂了——这到底是在选股还是在随机择时?如果是前者,为何选择的能力如此之差;如果是后者,那么运气也太差了点吧。 交银的选股能力真的值得怀疑。2015年上半年还信誓旦旦要搞价值投资,结果到第四季度连跌三个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抛弃价值取向去追大盘涨幅。可惜2016年和2017年又反复打脸,真的是把基民当韭菜呀!
从风格上看,交银更倾向于白马蓝筹,可能因为徐燕娟女士之前管理社保基金的经历使得她偏好大盘、估值合理的票吧。但是,现在都特么2018年了,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悲观预期,很多这类股票已经估值很低了,继续买白马蓝筹已经没什么安全边际了。 而张宇帆先生作为交银的新兴产业负责人,选的科技股和创业板简直就是2013年创业板爆炒后的翻版——泡沫大得吓人。不知道交银的“核心资产”是不是就是给这类公司送钱?
交银施罗德旗下首只混合型基金--交银稳健配置基金,自投资以来,截止到2010年4月13日实现累计净值56.8%的涨幅,年华复利回报达22%。优异的业绩回报来源于其“控制风险、稳健收益”的核心投资理念,在震荡不断加剧的A股市场,能有效降低净值回撤幅度,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持有体验。
在“控制风险、稳健收益”的内核下,有两根“脊梁”支撑着交银稳健的投资体系:一是量化风险管理系统,二是自上而下的投资配置体系。据基金经理彭妍介绍,量化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建立动态监控指标体系,对投资目标的偏离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提示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在投资配置体系上,从大类资产配置开始介入。具体操作中,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配置权益类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重点从宏观经济、估值水平、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政策动向四个层面选择。在股票投资过程中,量化选股和主动选股将互相补充,以降低基金业绩的波动率。
在2008年的大调整行情中,交银稳健股票仓位从一季度末的78.80%,二季度末降至30.34%;2009 年一季度末重新回升到78.14%。2009年四季度基金投资策略为,降低组合的估值和盈利风险,在通胀中寻找结构性机会。从季报披露的持股情况看,组合估值水平和盈利风险明显降低,对银行、煤炭等周期性行业的配置也有所上升。尽管四季度净值有所回落,全年仍然以32.47%的回报排名同类型基金第7名。
“2010年的盈利风险要高于2009年,投资中我们将重点在稳定增长和通胀两条主线进行配置,同时注重保持组合的低估值水平。”彭妍表示,在高估值难以持续的情况下,重点不在提高仓位,而是在精选个股上下工夫,因此交银稳健在2010年的投资以低估值品种为“盾牌”,注重控制风险;以通胀受益品种和精选的成长类品种为“矛”,积极进行结构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