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分级基金的杠杆?

阿裕然阿裕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分级基金本质上是复合理财产品,其杠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摊薄”产生的,也就是说,投资者其实付出了相应的成本。 假设A把10万元分别投到B和C两个基金里(类似股票的分红再投资),B基金份额为1万,C基金份分为9万,那么他实际上获得了2份B基金和8份C基金。

如果市场上涨10%,B涨了10%,那么他的收益是10%*1万=1000元,C涨了10%,那么他的收益就是10%*8万=8000元,合计9000元。 如果此时B和C都进行拆分,每份分1元,那么A的收益就变为11000+8000=19000元。 如果没有合分转增的操作,只是单纯的市场上涨,那么他的收益就只按10万元的10%计算,也就是1万元。 而由于进行了分拆,A的资金实际上是在B和C之间进行分配,这样虽然最终资金总额没变,但收益却增加了数倍。这就是杠杆的原理所在——用较小的资金去博取较大的收益。 但是这种杠杆是有限制的,一是最大不能超过10倍,二是不能无限对冲风险。而且随着每一次合分转增,杠杆会逐步减少直至消失。

另外要说明的是,分级基金产品净值的增长是以份额增长为基础的,如果市场上涨而又不进行分拆,无论B还是C都没有超额收益,基金产品净值就不会增加;只有在进行合分转增操作后,净值才会增长。 所以从表面上看,净值增长得越快,对应份额就会越多,实际收益率也会越高。但是,在合分转增过程中,投资者不仅付出了对应的溢价成本,还伴随着一定的手续费用。 所以最后到底赚了还是亏了,还要看上述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管慧超管慧超优质答主

理论上分级基金的杠杆等于分级基金母基金净值变化率(B份额净值变化率)/分级基金B净值变化率(A净值变化率)。由于A类投资者享受的实际上是固定收益,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部分收入都是稳定的,不会下降,而B类投资者要保障A类投资者的固定收益,必须将自身承担的风险和收益放大,放大后的风险和收益就是杠杆。但是现实中,分级基金在A、B份额配比一定的前提下,在A份额的约定收益一定的前提下,我们无法计算杠杆,因此业界多采用静态杠杆率和杠杆倍数进行估算分级基金杠杆。

静态杠杆率:反映的是分级基金净值杠杆倍数与场内实时价格杠杆倍数的偏离度,当净值杠杆/价格杠杆比率大于1时,静态杠杆率高于100%,表明分级基金被低估,投资安全有一定保障。反之,表示基金被高估。静态杠杆率指标越偏离100%,说明价格相对于净值偏离幅度越大,偏离的方向是指示价格低估还是高估的信号。

杠杆倍数:杠杆倍数=初始份额配比/B类份额比例。例如某只基金约定A类和B类份额为1:1的初始份额配比,B类份额比例为50%,则B份额的杠杆倍数即为2倍。根据分级基金的投资方向和策略不同,B类份额分为进取份额和稳健份额,其杠杆倍数与份额占比成正相关关系,份额配比越大,杠杆越高。如国联安双力中小板B 份额为杠杆份额,与国联安双力中小板指数基金(A份额)的份额配比原则上不得超过6 : 4,B类份额杠杆倍数即为1.5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