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北京市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提出,始于2014年3月。 当时,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改方案,明确要求“建设好北京的‘双中心’(政治中心和中心城市)”、“构建 ‘两轴两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其中,“两轴”是指中轴线及其延伸的南北向发展轴和东西向发展轴; “两带”是指沿北运河及京杭大运河发展的运河文化和生态景观带,以及沿温榆河发展和规划建设的绿色生态走廊; “多组团”就是城市功能多元化开发的区域。
根据这个总体规划和要求,到2020年,北京的中心城区将由现在的1025平方公里进一步压缩到8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则将达到87%以上——这意味着除了大约十分之一的土地将被保留为自然生态空间,北京将几乎没有太多太好的土地用来发展工业和经济了。 考虑到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定位,未来的城市发展无疑将以疏解功能、优化布局为主,也就是说,现在在北京城里四处开花的产业和人口将会逐步得到调整。
在具体规划中,北京的城市发展将被定义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 “一主”即中心城区,这里将是高端职能汇集地,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一副”即是新城所在的通州区,作为与中心城区紧密相连又独立发展的综合性节点。
通州是北京唯一的纯郊区,同时也是北京最大的区,幅员辽阔,发展空间巨大。在这里,传统的生产功能将逐步得到改造,而是以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主。 “两轴”是指由东西向发展和南水北调所形成的两个发展轴,其中东西发展轴将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轴,而南北发展轴则被定位为文化传承轴。
从通州的位置来看,它恰好处于两大发展轴的交汇之处,无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带。 当然,作为一个新提出的概念,副中心的含义还在不断丰富之中。目前而言,它在交通上与中心城区联系最为密切,将来可能还将会进一步与中心城区全面实现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