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为什么多家族企业?
因为台湾经济起步就是靠家族力量开始的 台湾经济起步是很晚的,60年代才开始有快速成长,之前一直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而这时候大陆还在经历文化大革命,更没法形成工业能力。这就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台湾工业起步的时候依靠的都是本土资本,二是这些资本本就来自于台湾本地家族的原始积累(台湾家族企业的资金大多来源于房地产和农业)。
台湾工业发展的早期,政府大力扶持重化工业,给与了很多税收和土地优惠,而这些企业大多由台湾本地家族控制。如半导体行业的台积公司、电子元件的宏达电(HTC)、钢铁行业的台湾钢铁等等。这些行业的特点本身也对家族化的管理产生了助推作用——高科技行业技术更新快,不适合大规模扩张,而钢铁等行业虽然有规模效益,却容易受到能源、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不是适合大规模扩张的行业。所以直到今天,台湾能叫的上名的百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是家族企业。
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单元,自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存在,在东西方文化中也普遍被看作社会和谐的保障,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组织载体。家庭通过血缘纽带,将家庭成员紧紧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拥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组织单元。家族企业是将企业治理和家庭管理相结合而成的治理制度安排。与西方国家相比,东亚区域家族文化深厚,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在东亚经济的腾飞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家族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家族组织的重要性再次受到重视,使得家族企业成为研究的重点,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与亚洲其他地区相比较,台湾在家族文化上和家族企业的经营上,都有其独特性。台湾是一个地域小而人口密度高的岛。高度稀缺的土地资源和人口高度集聚,使得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依附。人们需要通过家庭的庇护与资源支持生存,也使得人们受到家庭文化更强烈的影响,这些是台湾家族企业普遍而且兴盛的前提。由于家族企业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家族成员由于天然血缘和文化而产生的亲和性和信赖度,使得家族企业有着内在的凝聚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因而家族企业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重要经济组织形式。台湾家族企业,既与东西方其他区域的家族企业有很多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其中,台湾家族企业兴盛与台湾的家族文化不可分离。
在台湾,对家庭和家族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有充分的体现。家庭和家庭成员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其他社会关系。人们经常用家庭成员来命名事物,比如称呼自己的孩子作“小老板”,将自己的居所称为“家”,而不愿意用“办公室”或者“住房”等词。在台湾,人们对家庭和家族关系中的“父”有着特殊的敬重。比如,在称呼中,人们习惯称父亲的兄弟为“伯父”、“叔父”,而不会叫“伯伯”、“叔叔”等,这样的称呼更加地庄重。在中文中,“姑妈”、“婶娘”、“嫂嫂”这样的称呼,在台湾几乎没人使用,统一地称为“阿姨”。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与同事、朋友、邻居打交道,但称父亲的兄弟和男性亲戚为“伯父”、“叔父”,而不会称“伯伯”、“叔叔”。这些称谓和礼仪的规范性,体现了台湾更浓郁的家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