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家适合生产企业吗?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目前小管家被大部分企业视为“鸡肋”,但的确有不少企业管理存在痛点和误区。 首先我们来聊聊国内制造业的痛。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行业庞大且复杂。一方面拥有世界最大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存在大量的“散、乱、差”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是规模较小。90%以上的企业规模在员工50-200人之间,年产值1亿元以下的占70%。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范畴;
第二是管理水平较低。80%左右的负责人学历在专科以下,多数企业只设立一个管理部门,内部组织架构简单,职能划分不明确,很多决策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第三是资金实力较弱。近半数企业的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40%左右的企业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内,绝大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流动负债比率大于30%。
面对这样的现状,不少企业主都觉得自己已经是尽到了管理的责任了,但是经营状况依旧不好,利润低的可怜甚至常年亏损,觉得是企业规模太小所以做不到精细化管理导致的,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以我们服务的某家电子行业客户为例,年销售额7000多万元,员工200多人,尽管数量不多,但分工明确,每一个部门都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每月定期召开的部门例会及总经理办公会也都严格按制度执行。表面看上去很专业,但是实际运营过程中问题百出。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尽管该司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实质上只有10%的内容得到贯彻执行,而80%的内容则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就是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以及没有配套的执行检查机制造成的。因此我们看到该企业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印刷成册,却只能沦为存档备查的工具,并没有起到真正的规范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已经很努力地在做好工作了,但事实上我们的效率可能很低,甚至南辕北辙。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就好比学习驾驶汽车。驾校给我们发了驾照后,我们认为有驾照就掌握了开车的技能,其实不然,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同样道理,我们学习了管理知识,理解了各种理论背后的逻辑,但这只是学会了如何开车(操作),而科学的实操方法才是帮助我们驾轻就熟的关键因素。否则就会像很多人一样,学会了开手动挡车,但也只掌握了半吊子的驾驶技术,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手忙脚乱。
小管家正是能够帮助各类企业快速掌握实操技巧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