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营企业什么改革?

宰寒冬宰寒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老国企职工,亲历了国营企业从鼎盛到衰落的全过程。下面仅以我所在的国企为例(其它国企大同小异)说说国营企业的种种弊端和这次改革的必要性。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虽然也存在各种内部矛盾和外部竞争,但总体而言效益还是明显的。那时我们叫“利税”,税收是交给国家的,利是以利润的形式留在企业里的。

(二)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外资本的涌入,国内民营企业的崛起,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这时国家开始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把原来的“利税”改称为“销售收入”,并允许上市公司用股票方式转让部分产权给风险投资家,同时也鼓励外资进入。但由于国有资产产权的交易价格难以确定,评估成本太高,且过程繁琐,因此实践中大多采用整体出售的方式,将整个企业(包括土地、房产、设备等所有资产)一次性打包出售,交易完成后原企业职工身份不变,通过社会保险等渠道转移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国营企业的改制,即把国营企业全部卖给了私人或外商。

(三)企业改制后,原来国营企业的各种体制弊端得到了充分释放。由于不需要再交国税和上交利税,企业利益得到充分实现;为了吸引投资人,原有的国有职工也被大量精简,富余员工被推向市场,形成了真正的市场竞争;同时,企业决策权的下放,使得经营管理人员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当然,这些转变也是逐步完成的,因为政府要先解决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然后再进行产权改革,最后才放权。也就是说,在2008年以前,国资系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债,然后才是其他。

(四)不可否认,国有企业经过这次的改制,其活力明显增强。特别是那些具备核心技术或拥有自有品牌的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甚至成为国际领先的企业,如华为、联想、中兴等。然而,并非所有的国营企业都能成功改制并焕发青春。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原本生产经营就困难的企业,通过这次改制,失去了政府的扶持,很快走向衰落,甚至破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