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民族企业活动?
1、反垄断法 2007年生效的《反垄断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禁止垄断”的行为准则。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法,《反垄断法》通过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为各类企业特别是民族企业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行动准则;同时,由于该法对某些特定领域的限制措施有具体规定(如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因此也对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2、产业政策 我国的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是通过发展规划等方式进行引导。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国家希望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布局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进行宏观指导,比如《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指出要推动汽车品牌建设和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支持自主品牌的汽车产业发展。
3、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担保等方式帮助民族企业克服市场准入障碍,降低经营成本,获取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力度也越来越大。从2005年开始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指导意见》开始,一系列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除了政策引导外,对于符合条件的民族企业,还可以通过债券上市、融资担保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4、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要素之一,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和信息网络产权等。目前,国际上一般认为知识产权是实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对拥有知识产权的民族企业来说,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使其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并通过严格的版权管理和专利保护等手段,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实现良性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