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展科技金融?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宏观,我尽量用大白话来回答。 先说个故事,之前在民生银行负责企业部的时候,遇到过这么一个客户:某房地产公司,注册资金100万美刀,老板是某地首富,在全国各地都有项目。刚开始谈业务的时候非常爽快,给的价格也非常合适,本来以为可以愉快签约了,结果行长说,签不了,该客户负债率太高(超过70%就会限制贷款),而且抵押物只有土地和房子。这时该客户派律师送来新资料,营业执照变更书,新增股东承诺书等等,原来该公司增资到500万美元,同时引入了新的投资方,该投资方实力很强,已经入股其他上市公司。律师说,现在该客户还款能力很强,完全可以放款。我们拿过资料,仔细审核,的确如此,就签了合同,随后该客户派人办理抵押手续。 一周之后,该客户又派律师送来资料,说是要变更抵押物,因为房产和土地价值变化,需要重新评估质押物价值。我们觉得好笑,说,上次给你们看的房子和土地你们不是说很满意嘛,怎么又要变?律师说,客户要求,反正你们的规矩我们也只能按照你们的规矩办。没办法,我们只能再次签订合同,收回原先的抵(质)押材料,准备办理相关手续。
这个故事可能有点夸张,但确确实实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该客户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像他对外界展示的那样光鲜亮丽,其实早就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远远大于70%),只是他用新的注册资本金和引入新的股东的方式暂时隐瞒了这一情况。如果当初我们不审查他的新增股东资格,或者随便信了他的律师的一面之词,放了一笔款给他,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啊,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给企业,一定要充分调查企业的信用状况,特别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资质优良的企业,有可能存在大量不良资产甚至已经资不抵债;而有些企业,可能信用状况一般,但是经营情况良好,有充足的盈利和还款能力。 所以就需要一个机制,这个机制能够实时、动态、全面的掌握企业全方面的信息,包括企业的信用状况、融资状况以及企业经营情况,并根据不同部门的权限,进行相应授权,这样可以极大程度避免上述情况的再次发生。 而科技金融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功能——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并针对不同部门设置相应的查看权限,就能最大程度实现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情况和风险的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