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时贷款变多?
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按整个国家的GDP增长速度来预测借贷给企业和个人经济的,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它们也会相应地调低这种增长率预期,但由于它们是建立在统计数据上的数学模型,这种降低可能并不会十分迅速和剧烈,因此在这个数据序列的末端,有可能出现某一段时期内的负增长,但总体趋势依然是增长的。
以美国为例,它在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乃至次贷危机中,都通过加大政府支出和减税措施来刺激整体经济增长,在两次金融危机中尤其显著,政府的赤字率上升的同时国债也大幅增加,但事后来看这些刺激政策起到了作用,美国的经济回升并保持了全球霸主地位。
当然,如果宏观经济理论告诉你,在经济下滑的过程中,货币政策是最有效的工具,那么理论上来说,央行可以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从而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而财政政策则主要通过政府支出的增加来作用于需求侧,二者都具有逆周期的性质。 但现实中没有这么理想的效果。首先,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效果会受到流动性陷阱的制约(详细可以参见本书第八章),其次,财政政策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尤其在当前各国财政负债率高企的情况下,继续增大财政开支的空间有限。 于是,在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约束、财政政策又空间有限的前提下,人们想到了第三招——结构化改革。这就是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改革进程,它意味着分配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主体行为模式的转变。
但这需要时间,而且短期内也难以看到明显的效果。既然宏观政策工具在危机时刻失灵,市场又在恐慌情绪中不断抛售资产,谁又能站出来拯救世界呢?或许只有上帝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