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速度怎么来的?
1980年至2995年,中国一共建立了十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分别位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附近,这些经开区的建立被看作是中国工业化的缩影。其中就有现在大名鼎鼎的深圳经济特区,它也是中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这些开发区肩负着体制创新的使命,也被寄予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任。但是,最初的规划并没有给予它们太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在行政级别上,九个沿海开发区是副省级建制,深圳特区则是正省级建制,但都要归所在省和中央直管。
最初的建设者们把全部家当搬到了这一片不毛之地,没有自来水,就挖井取水;没有电,就搭设帐篷、点燃油灯;没有路,就开着拖拉机,用泥土石块铺路…… 在缺乏人才、技术、资金的情况下,他们白手起家,从简陋的小作坊起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大力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和出口贸易。到1984年,十家试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占当时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3%,财政收入62.5亿元,约占同级财政收入的37%。 在“谁敢想谁就能成功”的氛围中,一个个奇迹出现了: “广州电话机厂靠一台二手设备,一年生产百万台电话机,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话机生产基地” “天津汽车部件厂靠组装一套旧生产线,年产汽车配件700万套,占当年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四成” “上海浦东机场开始修建地面停车场,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浦东国际机场”—— 人们将这种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获得高速发展的模式称为“深圳速度”。 正是依靠这种发展模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地区涌现了佛山的美的集团、珠海的格力电器、惠州的TCL、中山的格兰仕,以及新宝电器、健威家具等一大批明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