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多交所丑闻?

占琬梦占琬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贴一个新闻的链接,这个新闻里的内容大致说的是 (来自搜狐) 2016年7月5日,一家名为中国创新基金的机构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TSX”)成功上市,交易代码为“CIF”。该基金公司计划将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投资于医疗、养老、教育和绿色能源四大领域。但就在当日,TSX却宣布终止对中国创新基金上市申请的审查,原因是该公司存在大量未决诉讼,可能导致其财务状况出现重大不确定性。 TSX给出的终止理由是中国创新基金面临的多起法律纠纷案尚未结案,可能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些案件主要涉及该公司作为原告对前股东及其关联方的起诉,旨在追回约234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及预期收益。 该基金在申请文件中故意隐瞒了与其关键雇员之间存在的大量劳动争议,包括巨额补偿金诉求等。

早在今年4月份,TSX就向中国创新基金发出通知,称经查询,该基金在申请过程中提交的文件显示,公司存在大量的未决诉讼和潜在的索赔要求,可能使公司的财务状况面临重大不清晰或不确定性的风险。TSX当时决定对该基金的申请延期处理。然而让TSX感到意外的是,时隔两个月之后,中国创新基金依然未就上述问题做出有效改进,于是只好终止对其发行注册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创新基金在申请中声称,公司并不知晓也无证据证明存在任何可能被法院裁定对公司债务或义务负有责任的可能;即便法院最终裁定公司对第三方存在债务和责任,公司亦不会受到实质性不利影响,因为公司可向主要股东追偿。 在收到TSX发出的通知后,中国创新基金曾向媒体表示,正在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预计最快将于8月底完成全部事宜并通过审核。不过,到了8月中旬,有媒体报道称,该基金的历史问题仍待解,赴加IPO恐将再次受阻。 到了9月初,TSX又向中国创新基金发出第二封警示函,称尽管该基金在申请文件中指出其已经解决了所有内部控制和治理相关的问题,但是TSX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该公司并没有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同时,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中国创新基金其实并没有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某律所律师认为,“从披露的信息来看,中国创新基金的实际情况可能比公告的要糟糕一些,不仅过去经营不善,而且现在也没有做好上市的准备工作。” 至于本案的恶劣影响,上述律师补充道,“第一,上市公司是一个企业的门面,是代表企业形象的象征,但本案中涉案的企业居然在境外进行欺诈性注册并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对于新三板市场和境内企业的信心;第二,由于涉案的企业是在境外进行操作,所以涉及到境内外多个监管机构,协调起来比较复杂,对于相关监管机构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第三,虽然涉案的企业是个别案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新三板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三板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深受公众诟病,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违法违规挪用资金、业绩造假等问题,本次事件无疑又会引发社会对新三板市场的质疑。

戴卓含戴卓含优质答主

新浪美股北京时间2月24日讯 2015年的时候,曾经有报道说,一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财务造假丑闻问题将会让“中国概念股”从美国资本市场上销声匿迹。但现实是,三年之后,“中国概念股”数量反而增加了28户。

虽然SEC和司法部采取了一些行动——例如对中国审计机构采取了限制措施,但“中国概念股”反而更有动力通过各种手段在美国市场上融资。虽然有57家公司退市,但2016年的时候,新的“中国概念股”的数量要多于退市的公司。

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似乎也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2016年3月,SEC前主席埃利亚特-伊斯雷尔(Eliot Spitzer)曾经严厉批评SEC。他说:“现在我所看到的是,SEC对于那些中国公司财务造假丑闻案件的处理,对于未来发生这类案件无法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这等于告诉一些想在美国通过欺诈手段上市融资的中国企业,可以放心干。因为一旦被SEC抓住,罚款之后就没事了。”

但问题在于,如果中国企业能够成功在美国IPO,即使上市之后公司财务状况迅速恶化,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些中国企业依然能够利用美国法律的漏洞逃脱责任。

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光伏巨头尚德电力创始人施正荣身上的故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