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中期票股票怎么走?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有市场化的利率、债券和外汇期货,但是缺少货币型基金(MFI),而这恰恰是最适合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的金融产品。 所以央行可以通过调节MFI的利率来控制社会融资成本和社会融资规模,也就是调节广义货币供给量(M2)。 当然,央行直接面向银行融资,即回购交易,也是可以操作的方式之一。但这样只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无法真正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而且,当资金供应紧张时,央行还可以考虑向特定机构定向发放贷款,比如给困难企业或者某个行业,以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
如果放开一点思路,甚至可以赋予MLF(Mid-term Loans Facility)一定的宏观调控功能,即允许它根据经济情况在到期前主动赎回或延长,从而调整货币供需。 但目前这种模式似乎还很难实现,因为目前央行的主要目标还是维持汇率的稳定,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常规手段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稳定。另外,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的缺失,目前的税收和支出政策都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地方政府举债也受到较多限制,所以货币政策仍然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不过,未来如果推出MFI,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更好地配合,相互协调。毕竟,政府负债的主体是财政部,通过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需求,效果更加明确;而货币政策则更多地作用于供给方,通过对利率和流动性影响资本的成本和流动倾向,进而影响投资。两者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总需求的精准调控。 当然,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具有外部性。尤其是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和整体经济的影响都更加直接而有冲击效应。在宏观经济波动较大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政策和市场的作用边界,把握好微调和逆周期的节奏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