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的形成原因?
利率下行和配置刚性导致对资产的激烈争夺。2011年四季度开始进入降息降准的周期以来,无风险利率大幅下行,而各类机构的理财、自营和委外资金的配置刚性又较大,在这种趋势性预期下,必然对尚在存续期以及新发行的资产展开激烈的配置,从而导致优质债券、非标等稀缺资产收益率明显下行。而负债率高、信用资质差的融资方发行的债券收益率则不断走高,导致需求大幅萎缩,信用风险积压。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经济下行期,传统信贷投放意愿下降,而互联网金融和直接融资的发展也压缩了银行业务范围,迫使银行加大表外业务和非标业务的投放力度,进而加剧了“资产荒”。
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期限错配现象进一步加剧。为了缓解可配优质资产的匮乏,保险公司等机构逐步开始拉长负债端的投资期限,以锁定投资的高收益。部分理财产品期限由3个月以下拉长到6个月以上,投资范围有所扩大,可以投资的非标等高收益品种占比有所上升,由此造成资产期限与负债期限的进一步错配。这种期限的错配加大了机构对流动性的担忧,配置长期限和低流动性的资产相对谨慎,转而配置一些短期限的利率债或高等级信用债,并伺机参与一些高等级信用债和优质企业非标的杠杆套利。由于对流动性风险的担忧,对信用风险的容忍度并没有那么高,这也是信用利差并没有大幅走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