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应该如何投资?

史明洲史明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吧! 当时,美国房市开始崩盘,随后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全球,金融系统风险瞬间累积。 紧接着,美联储降息至零,启动量化宽松政策(给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各国央行也纷纷跟进了这种低利率环境。 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应该怎么做呢? 是把大量现金放在家里囤起来吗? ——并不是很好的选择,因为通货膨胀会侵蚀这些现金的购买力。 还是把钱全部放到股市里,希望大盘天天涨停,一年翻倍?——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2008年,股票的确跌了很多,但是如果你买的是银行股、保险股等权重板块,其实并没有涨太多(虽然事后来看,几乎所有版块都涨了,只是当初表现得不太好而已);而且到了年底,这些股票反而大跌了,所谓的“抄底”也并无多少获利空间。 那该怎么办呢? 在2008年,我们做了两件比较明智的事: 一是把手中多余的钱全部买了理财产品,并且是保本型的产品;二是把房子卖了,拿钱买入债券基金,也就是当时市场上表现比较好的债基。

为什么买债基而不是股票基金呢? 因为当时国内正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而楼市又受调控影响,所以资金更多流向了股市和债市。 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信托产品或者私募基金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产品的封闭期一般都比较长,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难把握。

相比之下,债券基金的封闭期就短得多(大多7天或者30天左右),而且在2008年这样特殊的一年里,债券的表现却出乎意料的很好。 我们买的这款产品最后收益怎样呢? 总体来说是赚了的,但要是和房产比的话就差远了:一套房子的利润基本相当于我十几年理财的利润总和。 所以,大家还是要把财富配置的重心向房地产转移,毕竟在中国,住房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重要的是一种资产。

公孙雅韦公孙雅韦优质答主

投资具有技巧性,并不是懂了一些投资知识就一定能通过投资获得利益。知识与技巧就像理论和实际,只有把投资知识转化为投资技巧才能在投资时得心应手。投资技巧就是投资者的应变能力、控制能力以及把握市场脉搏的能力。市场在不停的变化,只有具有技巧性的投资者才能把握机会。

投资是一门艺术,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后才能体会到更高的境界。一个成熟的投资者总是具有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正确的投资观念。心态和观念是投资者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不仅反映了投资者的思想,还是投资者自身素质在投资中的表现。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投资者的素质及投资品质也不应该降低,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正确的投资观念是投资者在金融危机时应该具备的。

投资者不能因为金融危机就害怕投资,从而失去投资的信心,也不能产生急躁的应激心理从而冒失地在危机时期进行投资。投资者应当克服恐慌、急躁的心理,从实际出发,冷静地考虑自己的投资行为。

在金融危机时期,投资者在投资时不应太追求利润而是应当以保证本金不受到损害为主。因此,应当选择一些风险小且收益有保障的投资渠道。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投资者在追求投资收益时应当以安全性为主,在确保投资安全的前提下再追求收益性。投资的安全性与收益性往往不能两全,投资者要懂得有所取舍、以退为进,保证本金的安全才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最正确的做法。

在金融危机时期,投资者应当放弃一些收益诱人但风险很高的投资。例如,不要在经济下行时期购买期货或进行外汇交易,选择投资国债、存款等风险低的投资更好。尽管这类投资的收益低,但投资者能够保证本金的安全。在经济危机时期,投资者尤其要小心诈骗者以投资高回报为诱惑实施的诈骗。

此外在金融危机下要保证投资的安全,投资者应当选择比较熟悉的理财工具。在投资时,投资者最熟悉的投资工具才能带来安全感。在经济动荡、危机四伏时,投资者的心理本就比较脆弱,这时选择熟悉的理财工具会更保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