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生产企业如何改革?

林珺娜林珺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作为研究型的科研机构,应该有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可以基于以下问题思考: 我们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贡献什么?(能做什么样的研究) 我们为什么能够做这些研究——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做了这些能有什么用——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应用于什么领域? 对国家和社会有什么贡献——这些贡献的经济价值是多少? 有了这样的定位,就可以进一步思考应该如何开展科研工作,以及应该如何评估工作的成果了。 所以,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找不到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不意味着研究工作就没有意义。科学研究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在于知识的创造和积累,而不在于短期的收益或经济回报。但科学研究的投资是可以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的。对于公益性研究机构而言,这些社会效益可能是免费服务,如医学领域的研究;也可能就是成本加一点服务费,如环保领域的研究。但是,不论形式如何,这些研究成果最终都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要投入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只是这个回报可能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而已。 但是对于应用研究型单位来说,情况就有所不同了。由于这些单位从事的研究工作与特定的需求相结合,其研究结果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考虑成本和经费的问题,显然会扩大研究的自由度,提高研究的效率,同时也更容易出成果。但现实中是不可能不考虑成本和经费问题的。应用研究型单位的科研人员在立项的时候就必须认真论证研究意义的“经济价值”,在实施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支出,确保项目完成时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当然,这种“经济价值”的衡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必须结合具体的研究计划和研究人员的情况来具体分析。

其次,要调整对科研人员考核的方式。现行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一般是以项目为中心,看有多少项目,项目的级别和档次如何等等。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于应用研究型单位的科研人员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纯理论研究型的科研人员来说就很容易造成误判。因为研究型的工作往往没有明确的项目概念,很多时候需要研究人员围绕某个问题做一系列相关研究,而这些研究并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机会集中发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项目论英雄的话,显然就会打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应该结合单位本身的特点和研究人员个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员。

公孙梓公孙梓优质答主

企业不是政府,不能依靠政府的施舍过日子,也不是慈善机构,它需要以盈利为目的。那么怎么赚钱呢 ?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是提高产品性能、价格或者服务质量来增加客户量; 第二就是压缩成本,减少开支。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啊,我们的科研生产型企业普遍都选择第二点。

第一点是靠提高技术水平来完成,但是现在的技术壁垒越来越高。很多项目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也成功不了,因为市场竞争力太大,同行太多,产品更新太快了。

如果做不到第一条,那就只能是第二条了。这是目前所有科研生产企业都在做的事!所以我认为目前的科研生产企业不需要再做什么大的改动了,只能从一些细小的方面去节约成本和支出罢了——比如一个项目的资金如何分配更加合理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