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跌钱到哪里去了?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即,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或精神)的。 物质决定意识,这句话大家都认可吧?但是,在金融领域,这句话就常常被偷换定义了!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你有100块钱,我也有100块,咱俩加起来是200块是吧? 如果我把这2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假设年化利率4%,利息8块钱。那么一年后,你和我都有208块钱。 你说,我的这208块钱是谁给的呀?当然是银行给的了。所以,货币发行量增加的部分来自于“创造”的钱。 当然,如果我不存钱的话,咱们俩把这200元钱都花了,就变成了200元的商品或服务,这个市场总价值就是200元。此时,货币供应量增加了200元,而货币发行量的增加部分来自于“创造”的钱吗?显然不是啦…… 所以,货币发行量增加的部分既不是来自于“创造”的钱,也不是来自于“印钞”的钱。而是“流通”和“交易”的过程产生的剩余价值而已;换句话说,它是通过财富流动产生的增值效应而产生的。
再举个例子。 王二麻子有100块钱,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都有100块钱,一共就是600块钱对不对? 如果我们把这600元全部投入股市,假设年化收益率50%,则一年后总市值为900元。 王二麻子和上述诸位股民合计拥有900×7个人份的价值,比最初投入的600元增长了3倍多哦~也就是说,货币发行量增加的部分来自“资本增值”而非“货币印刷”哦~ 但是,当股市下跌的时候呢?大家手里的“资产总值”是不是会减少? 同理可得,股价越低、跌幅越大的时候,货币发行量减少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当牛市来临时我们觉得市场上有钱多了,其实是财富流动的加速导致的结果,与新增货币无关;而当熊市来临时,我们认为市场上的钱少了,也是财富流动的减速导致的,与实际上的货币发行量也没有关系。
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股票跌了之后,只是财富转移的速率变慢了一些而已~没有消失,更没有凭空出现……